預定滅絕!關于血檀,環境調查署發布最新調查報告,第18屆CITES大會召開!
據木材地理翻譯:2019年8月15日,華盛頓消息,環境調查署當日發布了調查報告《預定滅絕——我們保護受威脅樹種非洲血檀的最后機會》,次日(8月16日),媒體美國商業資訊為此特別發布新聞稿稱,即將召開的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CoP18)所帶來的全球性野生生物管制將為保護一些非洲樹木物種帶來希望。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CITES CoP18)已經于2019年8月17日在瑞士聯邦日內瓦召開,參加本次會議的國家有180多個。
總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環境調查署(EIA)在報告中記錄了源于非洲中南部的血檀貿易對于染料紫檀這一物種的高度破壞性——盡管贊比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曾數次發布有關血檀的禁令,但是來自亞洲的木材交易網絡多年來一直在掠奪當地的森林以出口這種有價值的木材。
環境調查署(EIA)在報告中警告,如果再沒有國際公約的監管來控制這種貿易,血檀就將逐漸走向滅絕。
血檀將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環境調查署(EIA)森林項目副主任蘇珊尼·布雷特科夫講到:“CITES的締約方應當抓住這個機會,幫助非洲國家保護血檀免遭非法劫掠,并確保其數代相傳的生存權。根據我們的調查,如果現在什么也不做,那么在未來的三年,也就是直到第19屆締約方大會,一切都將為時已晚。”
蘇珊尼·布雷特科夫
在本屆CITES大會之前,馬拉維(Malawi)已經提議將染料紫檀列入附錄II,并不附帶任何注釋,以便以可持續的數量合法收獲和交易這種木材。
在提交的提案中,專家警告說,由于東南亞有價值的紅木已基本耗盡,而在CITES的附錄II中列入了許多木材物種用于國際貿易控制,血檀(mukula)便順理成章地將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贊比亞是血檀(Mukula)的兩個主要生產國,這兩個國家為防止其商業滅絕,已經多次頒布了禁止非法采伐樹木的政令,但這樣的規定時常又被暫停執行。有組織的交易者通過賄賂和陰謀確保了繼續進入原產地進行采伐和運輸,導致血檀在森林中快速的消失。
其中一些交易者告訴環境調查署:“盡管有禁令和限制,血檀的采伐和貿易卻從未停止過”。時下,多個源頭已經指出,血檀已經變得罕見,并且最多可能在三到五年內滅絕。
環境調查署(EIA)報告中的部分血檀交易現場
在贊比亞,環境調查署(EIA)的調查人員發現,盡管有禁令,但是作為一個聯系著贊比亞和中國商人的良好關系紐帶和節點的國有公司——贊比亞林業和森林工業有限公司,在2017年中至2019年中的至少兩年時間內,出口了約330條集裝箱貨柜的新砍伐血檀原木。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因贊比亞同該國達成協議而重新開放陸路通過贊比亞的民主剛果木材之后,導致了因2017年該國廣為人知的血檀危機而休眠的交易網絡最近重新出現。
血檀交易者持有的贊比亞林產工業公司(ZAFFICO)的出口許可證
民間社會組織,地方團體和宗教領袖以及議員等人士多年來一直在譴責非法血檀貿易的有害影響,因為農村社區認為:他(她)們在任何方面都沒有從本地自然資源的消失中受益。
蘇珊尼·布雷特科夫講到:“刺猬紫檀的經驗表明,如果執行CITES公約的管制,那么木材終端消費國所采取的行動可以成為打擊有組織森林犯罪的有力工具。將血檀(Mukula)列入CITES附錄II將是阻止這種木材的猖獗砍伐和交易并防止該物種滅絕的關鍵步驟”。
信息資訊
- 05-06提振內需大合唱 擦亮城市新招牌
- 04-30出口轉內銷,怎樣“加把火”?
- 03-18精品中華筷
- 03-18吉象如意